如何提高病理实验室环保建设的水平
马恒辉 周晓军
摘自:2011年《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病理实验室的工作范围,临床上主要包括:组织病理学检查(活组织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手术快速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细胞病理学检查(脱落细胞和穿刺标本的细胞学检查);电镜检查;尸体解剖检查等。
为了提高病理实验室环保建设的水平,本文从环境发送、安全与感染管理、废弃物处理以及标本固定液的选择等方面,就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建立应对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正确处理废弃物;合理选择安全无害的标本固定液等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1. 环境改善
1.1 工作区域划分
在实验室的空间划分上应该分为污染区及清洁区。因为病理实验室每天都要处理临床科室送来的组织学和细胞学标本,而且这些标本具有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的可能,有些甚至具有传染性。在取材、脱水、包埋、切片及染色等过程中使用诸如甲醛、二甲苯等有害试剂,均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实验室应该分为工作区(污染区)和休息区(清洁区)以及物品储备区。有条件的单位******再另设半污染区或缓冲区,这样可以更好地及更有针对性地对相应区域进行******、******,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工作场所的安全。
1.2 通风排气系统
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病理组织标本的整个制作过程需要大量使用甲醛、二甲苯等挥发性、刺激性有害试剂,通常会使室内空气中曼丰很浓的刺激性气味,长期吸入对身体有极大的损害,有的甚至会致癌。所以,为了实验室人员的身体健康,病理实验室需要设计安装良好的通风排气系统,以增加室内新鲜空气的流动。一般要求室内与外界空气的更换次数不少于2次/h,某些特殊的室内(如取材室、标本储存室)通风至少要换进空气6次/h,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室人员能够安全地工作。
1.3 离子净化系统
离能离子净化系统是通过冠状发射的原理生成双极氧离子,双极氧离子可以在短时间内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发生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等对人体无害的化合物。该系统可使空气中的微小粒子带有电性,使其聚合沉降从而降低了空气中的微尘的浓度。系统***突出的功能是能够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祛除各种气体异味,有效发送空气品质。此项技术还可以有效的防止交叉感染、******静电、减少空气中超微粒子、祛除有害气体。医院医疗系统特别是病理实验室使用高能离子系统,能够降低病毒、细胞附漂浮微尘,从而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减少甲醛、二甲苯等有害物质的挥发。
2. 安全与感染管理
2.1 总体要求
病理实验室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准则》等规定,做好危险化学品和生物安全管理。物品专人申请、专人保管建立出入库领用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上岗有的安全培训,按照生物防护级别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个人预防用品,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建筑设计应当符合有关标准,并与其危险化学品、物生安全级别相适应。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做好和加强有害样品损害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应设独立的排风系统,甲醛和二甲苯等有害物不能直接排放至下水道,设有完善的工作区排气系统并安装合格的******柜,由疾病控制中心定期检测实验室空气中的甲醛和二甲苯的浓度,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医疗废物。制定生物安全事故和危险品、危险设施等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2.2 具体规范
由于病理实验室在标本处理及染色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试剂种类繁多,所产生的污染物或废弃液也多,其中某些废弃物的毒性较大(如DAB、重金属离子和一些相对少见的氰化物),尤其是一些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处理不慎,更容易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因此,为了安全管理和保障工作人员不受污染物的危害,应该选择合适的容器来贮存,并标明名称、时间,根据废弃物的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有毒有害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宜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要送到医院统一的废弃物处理中心处理,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注意化学污染的同时,生物污染亦要非常注意,如组织标本、尿、痰及血等,若不能正确处理,也会对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2.3 化学和(或)生物性危害的预防措施
预防是控制化学或生物性危害的******策略。******及隔离污染源泉,在污染源泉局部隔离或局部抽风设计。加强工作场所的空气过滤,使用紫外光灯******等,限制进入有潜在生物性危害的工作场所。提供有关化学和(或)生物性危害知识及控制措施的培训,张贴警告符合及标识,编写工作程序。备齐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防护口罩、护眼罩、头套、保护衣、手套、鞋套等,开展正确使用、保养及维护个人防护设备的培训。工作人员应遵守工作制度,在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设备。
2.4 化学或生物性危害的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化学或生物等危害品溅入皮肤时,应立即用纱作并用流水冲洗(强酸或强碱除外),溅入眼睛的立即流水冲洗15min,溅入衣服的应迅速脱下,必要时就医诊治。同时提醒周围工作人员,严重时关闭火源、源泉并迅速撤离。立即查寻化学和(或)生物品技术说明书中的详细处理方法。工作人员穿上化学和(或)生物品防护设备对溢出或泄露化学或生物品立即进行处理防止扩散。对中毒或昏倒的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援救并及时就医。
3. 正确处理废弃物
3.1 处理原则
废弃物是针要丢弃的所有物品。在实验室内,废弃物***终的处理方式与其污染被******的情况是紧密相关的。对于日常用品而言,很少有污染材料需要真正******出实验室或销毁。大多数的玻璃器皿、仪器以及实验服都可以经******后重复或再使用。废弃物处理的首要原则是所有感染性材料必须在实验室内******污染、高压******或焚烧。盛放锐器如使用过的专长片的一次性容器必须是不易刺破的,应将其放入“感染性废弃物”的容器中进行******处理,不能随意丢弃于垃圾场。其他污染(有潜在感染性)材料在丢弃前应旋转在防渗漏的容器(如有颜色标记的可高压******塑料袋)中高压******。高压******后,物品可以放在运输容器中运送至医疗垃圾收集处统一焚烧处理。污染材料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如有颜色标记的袋子)内直接运送到焚烧炉中。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容器应是防渗漏的,有密闭的盖子。这此容器在送回实验室使用前,应进行******清洁。应在每个工作台上放置盛放废弃物的容器、盘子或广口瓶,******是不易破碎的容器(如塑料制品)。
3.2 固性废弃物
3.2.1 病理标本
组织病槛尸体解剖检查护蛾(破碎组织、废弃标本、纱布、脱脂棉等)应装入不漏水的专用医疗垃圾袋,密闭******后集中焚毁[9]。细胞学检查废弃标本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唾液、胃液、关节腔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g,搅匀后作用2~4h倒入厕所或化粪池内。痰、脓、血、粪及其他固形标本,焚烧或加2倍量漂白粉溶液,搅匀后任用~4h,若为传染病者则延长至6h后倒入厕所或化粪池。采集标本或接触装有病理标本的容器,应戴一次性手套,用后放悼念要袋内,集中烧毁,可反复使用者放******液内集中******。取标本的工具,如钳、镊、吸管等用后均应******清洁,金属工具可烧灼******或******液浸光,玻璃制品可干热或压力蒸汽******。盛标本的容器,若为一次性纸质容器,应焚毁,玻璃、塑料或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用1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2~6h。
3.2.2 固体试剂
病理实验室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常用的显色剂是DAB,其反应终产物是一种可以致癌的诱变剂,废弃时要特别加以小心。有些实验室将DAB先加入漂白粉过夜再作废物处理。尽管这种程序完全破坏了DAB,但终反事物仍具有诱变作用,且加入了漂白剂后其中含有氯,***后DAB废物被焚烧。用高锰酸钾(KMnO4)和过氧化氢(H2O2)/辣根过氧化物(HRP)两种处理方法可以完全破坏DAB,而不会留下终反应混合物。前者***适合用于降解******的或浓度相对较高DAB溶液,而后者***适合用于处理相对稀释的DAB溶液。由于它们相对简单,任何一种处理方法都可以在每一个实验室使用。为了保护环境,每个DAB的实验室,一定经减毒处理后再将其废物倾倒。
3.2.3 各类锐器
注射器、针筒、针头、玻璃和刀片等尖锐物品,接触标本后,应废弃在标有“锐器”字样的容器内[9]。盛放锐器的一次性容器不应废弃于垃圾场,需要统一处理。标本处理完毕后,应及时******工作台面和取材器械。
3.3 液性废弃物
3.3.1 液体试剂
病理实验室对于不能回收使用的废弃液体,可以分别收集进行处理。强酸强碱等化学物品必须经过中和反应,******其腐蚀性后方可废弃。其他的液体废弃物必须经过足够的稀释,对人体与环境无害后方可废弃。包含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实验材料在使用后应置于带有明显危险标地的容器内,送至指定地点统一处理。如汞盐可以用亚硫酸钢还原成亚汞,再以氯化亚汞形式沉淀冲走。小量的铅、铬等盐,加大量水稀释排走。含氰废液可以加入氢氧化钠PH值在10以上,加入过量的KMnO4(3%)溶液,使CN-氧化分解。如含量高,可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无机酸类废酸可以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废碱互相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冲洗。发烟硫酸可用大量碳酸钠围在容器周围,在安全地方将瓶子打碎,慢慢加入地沟中,同时用大量水冲走。草酸在硫酸中用高锰酸钾氧化。苦味酸用碱液溶解,用水稀释,冲走。氢氧化钢、氨水用6mo1\L盐酸水溶液中和,再用大量水冲洗。
3.3.2 废液回收
病理实验室在组织处理、切片染色等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液体,如何有效的处理这些废弃的液体,目前国家或行业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区的处理方法不尽一致。科学有效的办法是成立有资质的废液回收公司,定期上门回收实验室废弃液体,然后按国家规定和规范统一处置。这一做法虽然有效,但是执行起来难度很大而且需要投入不少的花费。为此,我们建议可以采用液体试剂回悼念我的处理,利用分馏技术,将可用液体回收后再重新使用。经回收,甲醛、乙醇及二甲苯等试剂至少90%可重复使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省实验室医疗废液的处置费用,而且医疗废液重新利用降低了成本,***主要的是引入了环保的人文理念。
4.合理选择标本固定液
4.1 溶液的分类
在安全使用方面,国家根据对健康的损害,把溶剂分为3类。I类:******溶剂。基本******害,长期使用对健康没什么影响,如醇类溶剂;或稍有毒性,但挥发性低,在普通条件下使用基本上无危险,如乙酸等。II类:在一定程度上有害或稍微有毒害的试剂,但在短时间******允许浓度下没有重大危害,多指在高温度使深剂蒸发增多的情况下有害,如酮类。III类:为有害溶剂。除在极低浓度下无害外,即使是短时间接解也是有害的,如苯、二甲苯。
4.2 固定液的选择
根据溶剂的分类,选择固定液应尽量选择对人体健康无害的I类溶剂和少量II类基本******害溶剂,从源头上不使用或控制III类有害物质,做到废弃液排放零污染,保护广大病理工作者的健康,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传统常用的固定液通常为单一性固定液,即10%福尔马林溶液。因10%福尔马林溶液中甲醛含量较多,刺激性极强,长时间接触对人体有害。为此,市场上已经有复合型代替单一性的固定液出售。复合性固定液是参考AF液和Bouin液,不用饱和苦味酸水溶液而以微量甲醛(实际甲醛浓度为2%)溶剂调配成的复合有机化学试剂。特点是相比原AF液,不但能增加对组织软化、脱脂的功能,而且渗透性更强。在组织固定的同时,兼有脱水、脱脂的兼容性。并有防止甲醛聚合出现白色沉淀而影响蛋白质固定的少量解聚溶剂和微量碱性化学物质,在特殊环境液体内多聚甲醛可以解聚而还原出甲醛。
5.小结
近年来,国内病理实验室经过现代化与标准化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面临的环保建设新任务面前,实验室通过改善工作环境、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理以及合适选择标本固定液等举措,在早日与国际接轨、构建绿色环保实验室方面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仲剑平,主编.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79-2049.
[2] 王伯沄,李玉松,黄高昇,等.病理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1-139.
[3] 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7-190.
[4] 国家环境保护总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医疗废物管理国家法规与标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7-37.
[5] 徐秀华,主审,黄 勋,主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4-6.
[6] 张国绣,张皖瑜,尹湘毅,等.医院临床******实用手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0-3.
[7] 马恒辉,周晓军.关于病理实验室安全的讨论[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7):446.
[8] 马恒辉,周晓军.关于病理实验室安全的讨论[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7):446.
[9] 马恒辉,周晓军.关于加强病理实验室感染管理的建议[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6):477-8.
[10] 王晋芬,王跃华.DAB废弃物处理程序[M].中华病理志,2005,34(12):775.
[11] 叶冬青,主编.实验室生物安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2-4.
下载地址:/uploadfile/file/20160322/20160322105630_48553.doc